1.認為抗生素藥物是退燒藥可以隨意使用。不是所有的發熱都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,常見的傷風感冒通常由病毒所致,也發熱,用抗生素藥物無用處,而服用一般解熱鎮痛藥物大多可以奏效。
2.抗生素藥物越多藥效越好。許多病人在使用普通抗生素藥物一二天后沒有明顯好轉,就要求醫生用其他更新的抗生素藥物,或再加用其他抗生素藥物。其實,對急性感染抗生素藥物要用3-5天,抗生素藥物使用原則是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,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。
3.認為越是新的、價錢貴的抗生素藥物療效越好。不少病人時常向醫生點名要使用某種抗生素藥物。其實每一種抗生素藥物都有各自的適應癥狀,醫生根據病人的病因選用抗生素藥物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。
4.無規律服用抗生素藥物。許多病人患病后病情較重的時候能做到按時按量服藥,一旦病情緩解,服藥便隨心所欲。但抗生素藥物的藥效有賴于其有效的血藥濃度,如達不到有效的血藥濃度,不但不能徹底殺滅細菌,反而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。
5.不少人隨意應用抗生素藥物預防細菌感染。哪怕是皮外傷、手術清除表淺的小囊腫等無菌手術也一律使用抗生素藥物。事實上,如此濫用非但預防不了感染,反而會引起不良反應。有的人患有細菌感染不問青紅皂白,立即使用抗生素藥物,如果不能明確致病病菌,盲目使用抗生素藥物,不但不會收到好的療效,還會延誤治療和搶救時機。